解釋:指人與人之間交換想法、意見或情感,使彼此理解和連結的過程。可以是口語、文字或非語言方式進行。
詞性: 動詞 / 名詞
詞源: 「溝」原指水道,「通」表示連接,合起來比喻思想或訊息像水一樣流通,彼此相通。
同義詞:交流、傳達、表達、對話、協商、商量、聯繫、談話、討論、互動
同義詞區別:
交流:強調雙方互相傳遞資訊。
表達:偏重個人意見或情感的傳遞。
協商:通常用於解決分歧或達成共識的正式討論。
反義詞:封閉、隔閡、誤解、爭吵、冷戰、誤會、脫節、斷絕、逃避、沉默
常見搭配:有效溝通、親子溝通、溝通技巧、溝通渠道、溝通障礙、溝通方式
例句:
1. 良好的溝通是維持關係的關鍵。
2. 他願意傾聽,是個很擅長溝通的人。
3. 溝通不良常常導致誤會與衝突。
4. 我們需要與對方進一步溝通細節。
5. 老師鼓勵學生勇於溝通與表達想法。
6. 親子之間的溝通需要耐心與理解。
7. 他用簡單明確的語言進行溝通,效果很好。
8. 員工之間應保持順暢的溝通機制。
9. 在溝通中,聆聽比說話更重要。
10. 改善溝通方式,有助於提升團隊效率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多謝留言